智慧物流,智能工厂行业


       集规划、设计、制造、安装、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简介
COMPANY PROFILE

2014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确立了12项物流行业重点工程,要求2020年基本建立起现代物流体系。今年5月中旬,商务部率先发布首个“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剑指流通领域,利好电子商务及物流业发展。月底,重磅级“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落地,智能工厂风声更疾,智慧物流作为其下游环节不可或缺,迎来爆发机遇。向新经济转型阶段,智慧物流相关政策利好不会就此停歇,将继续升温。
(一)物流仓储四阶段:由人工至智能
物流仓储主要经历了人工仓储、机械化仓储、自动化仓储、智能化仓储四阶段。
人工仓储即纯人工完成货物的搬运、上架、分拣等工作;
机械化仓储则以输送机、堆垛机、吊车、升降机等机械设备的运用为特点;
自动化仓储则在机械化仓储的基础上引入了自动导引小车(AGV),搬运机器人、自动识别、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设备,并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货物信息的采集汇总;
智能化仓储系统则将自动化与信息化相结合,通过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实现货物信息的采集处理,计算机发出指令,实现无人化智能作业。、
(二)智能仓储: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仓储即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物流设备与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相结合。数据显示,自动化立体仓库节约40%-70%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节约2/3以上,订单处理效率是纯铜仓库的5倍以上。
自动化:
自动化即以高层货架、先进自动化搬运设备为基础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物到达仓库后,由输送机实现入库,堆垛机与升降机完成货物上架;出库时由自动导引小车(AGV)将货物运至分拣台,自动分拣系统完成分拣出库,并由堆垛机完成出库时的货物堆垛。
信息化:
物联网实现货物属性、温度、湿度等监测信息实时采集与处理,并给出指令。信息化则指对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对货物的远程感知与控制,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并给出决策。因此,自动化物流设备相当于四肢,而物联网信息处理系统则相当于大脑,大脑给出指令,设备自动执行,从而实现了无人化物流作业。



(三)市场:千亿市场可期,国内企业具有性价比及本土优势
看现状,物流系统自动化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供需两端增速迅猛,市场潜力巨大。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增速迅猛,自动化物流装备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根据《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市场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物流运输装备与智能设备均在2013年迅速发展,其中物流系统与自动化装备同比增速达近30%,已超过欧洲、日本、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国内企业力争上游,尽管技术上仍较国外物流系统集成龙头有较大差异,但性价比及本土优势突出。目前,国内物流系统集成龙头主要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院、昆船物流、今天国际、太原刚玉、新松机器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等,相比于国际龙头德国德马泰克、法国LegrisIndustries、日本大福等,国内企业技术虽然还存在差距,但具有性价比高,熟悉本土企业情况等优势。
观未来,年均增速将维持30%以上,预计2020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四)布局:上市公司纷纷寻求智慧物流切入点
案例1:机器人(300024)——物流系统集成龙头中唯一上市公司
当之无愧智慧物流龙头,物流自动化业务实现从硬件、软件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全覆盖。新松机器人是一家拥有机器人核心技术,并着力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其“智慧工厂”涉及智能制造及智能物流两大方面。公司目前业务已扩展至发达国家,为宝马、德国波森、米其林等提供物流系统解决方案。
案例2:天奇股份——汽车自动化输送龙头转型自动化仓储
天奇股份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的汽车自动化物流输送企业,13年谋划转型,布局自动化物流及储运业务。公司自动化仓储战略主要着眼于电商及冷链物流,在高端物流领域与国际物流集成商龙头Swisslog合作,Swisslog负责软件与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公司则主攻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在中低端领域,公司与国内研究所中元国际合作。目前,天奇股份的自动化仓储客户已包括耐克、一汽大众、广州白云机场等。
案例3:东方精工——外延式发展打造“包装+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认购嘉腾机器人20%股份,进军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环节。认购完成后,公司通过采用嘉腾股份自动导引小车(AGV)实现了智能物流的第一步布局,并且完成了包装业务的向下游物流产业的延伸,打造智能包装物流整体解决方案蓝图初步显现。
15年4月,公司进一步深耕智能物流领域,收购意大利物流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商FerrettoGroup40%股权,并成立中国合资公司,进军国内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弗兰度在物流领域已有60年的历史,产品覆盖软件、硬件、安装、售后服务各个环节。
三、掘金智慧物流,把握三大投资主线
智慧物流乃行业不可逆转之大趋势,板块市值小,前期涨幅居中,政策利好催化下后期具有上涨动力。
从政策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风口下,智慧物流迎来爆发机遇。除此之外,从市场面而言,智慧物流板块相关上市公司,除个别市值超600亿意外,大部分公司市值100亿左右,并且板块年初至今丈夫居概念类中游,在政策利好频频催化下,上涨动力充足。
从基本面而言,上市公司纷纷寻找智慧物流切入点,电商及冷链物流发展下,物流系统自动化、智能化乃必然趋势,板块具有长线发展潜力。
建议投资者在板块内重点把握三大投资主线:转型、外延扩张、战略合作。
主线一:物流自动化装备制造转型物流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
国内物流企业在物流系统集成上具有明显的性价比、及本土优势。目前,上市公司中系统整体方案提供商基本处于空白区,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借助本身自动化装备制造研发实力转型布局系统整体方案解决,由产品制造商转型服务型制造商。
机器人(300024):由AGV起家,转型智能物流系统;
安徽合力(600761):是传统叉车制造商,同样具有向智能物流转型的潜力。
主线二:外延并购切入智能物流。
部分上市公司本身可能为智能物流设备应用行业,本身并不具有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经验,因此外延并购进军智能物流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现产业链由生产延伸至物流。
东方精工(002611)、软控股份(002073)等均通过收购工业机器人或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企业股份实现物流自动化系统布局。
主线三:战略合作国际龙头、国内研究所促研发。
国内物流系统集成商在技术水平上较国际龙头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合作国际知名智能物流企业有助于国内智慧物流向高端领域延伸,促进国内产业技术升级。上市公司与国内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同样有助于物流自动化技术研发的推进。